新疆网

当前位置: 新疆网 财经 特色 正文

从5个小渔村崛起一座城 浙江龙港勇闯改革“深水区”

时 间:2021-09-27 03:18:12 来 源:本站整理

  中新网温州9月26日电(记者 范宇斌)蜿蜒曲折的鳌江注入东海前,在南岸留下了一片滩涂。1984年在这片滩涂上建龙港镇之时,仅有5个小渔村,常住人口不到8000人。此后,从拔地而起的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产业城”,再到新生“城市”,龙港在短短30多年间完成了三次历史性的跨越。


龙港新城掠影 池长峰 摄

  两年前的9月25日,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首个“镇改市”。因改革而生,伴改革而兴,改革是龙港始终绕不开的话题。两年来,这座浙江最年轻的县级市承载着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的探索重任。


湖前第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范宇斌 摄

  中新网记者25日随“走进龙港看改革”活动探访龙港数个改革示范点,观察龙港两年“改革成绩单”。记者发现龙港紧扣“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改革要求,经受住开局组建、疫情防控、改革破题的“三重”压力与考验,大胆探索实践,形成一批富有龙港特色制度成果,城市建设不断提速提质,民生领域短板加快补齐,要素保障取得积极成效。

  治理“见效”:“市直管社区”共建美好家园

  作为全国惟一没有乡镇街道的县级市,龙港市下辖102个社区,实行“市直管社区”扁平化治理,此架构下如何高效运转?

  “经济和建设职能上提、管理和服务职能下沉”,龙港建立26个社区联合党委、社区联勤工作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位一体”治理架构,打造“党建统领、联勤处置、组团服务、数字治理”的“市直管社区”模式。


龙港市社会治理一体化指挥平台 范宇斌 摄

  “不设乡镇(街道)、实行治理扁平化是龙港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鲜明特色,在全国县域治理范围内具有高辨识度。”龙港市委基层治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社区联合党委更多的职责在于探索日常工作中如何更高效地为民众提供服务,让社区老百姓关心的事都能第一时间反馈到市级和职能部门,促成问题高效解决。

  以扁平化治理单元之一的湖前第二社区为例,该社区常住人口2.3万左右,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公共配套设施较为齐全。

  “在‘市直管社区’扁平化治理探索实践中,我们‘不建机构建机制,不建机构建平台’,发挥社区联合党委党建统领作用。”湖前第二社区联合党委副书记庄财康说,该社区已构建党建统领“治理”和“服务”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在湖前第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该中心融合了便民服务、矛盾化解、养老托幼等功能,可办理公安、民政、社保等159项事项,实现90%以上的高频个人事项就近从快办理。

  “我们还成立社区联勤工作站,市级干部下沉与社区干部、社工、专职网格员一起编组入格,实行巡查、劝导、教育、宣传、执法‘五合一’,实现90%以上基层问题就地快速解决。”庄财康说。

  此外,龙港已建立市领导联系、市直部门单位捆绑社区工作制度、“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基层“固定会议日”制度、“日调度、周协调”制度等社区问题协调机制。

  在“市管社区”扁平化基层治理模式的背景下,融合才能强大,一体方可制胜。


龙港市政务客厅受理大厅 范宇斌 摄

  龙港统筹治理力量,打造的社会治理一体化指挥中心就是体现,该中心集合了紧急警情的应急联动处置中心、各类隐患预测预警的风险防控共治中心、各类诉求接诉即办的民意多元感知中心。

  龙港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包邦胡说:“为有效破解治理资源分散、条线分割的困境,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1+X+26’组织框架,即1个社会治理一体化指挥中心总平台、X个社会治理协同分中心、26个社区党委的治理链条,构建上下联动、条块协同的一体化新格局。”

  制度“显效”:以改革推动管理服务提质

  “一枚印章管审批”是龙港市改革的重头戏之一。

  个人事务综合受理大厅、法人事务综合受理大厅、公安事务综合受理大厅、婚姻事务综合受理大厅……走进龙港市政务客厅,各办事窗口管理规范、井然有序。

  “在这里,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松办理出生、上学、就业、生育、置业、就医、救助、退休养老、身后事等诸多‘操心事’,‘人生一件事’能够一站式办结,这样的政务服务太方便了。”龙港市民黄先生点赞道。

  据了解,龙港市政务客厅已进驻部门(单位)18个,2800多项与企业和民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可在此集中办理。


龙港市政务客厅 范宇斌 摄

  值得一提的是,龙港市联动实施浙江省首个全领域“一枚印章管审批”。

  “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80天缩短到40天。”龙港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金孟渡介绍,这大大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也大幅降低行政审批工作成本。

  与“一枚印章管审批”双重奏的是全国首个县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

  龙港市将9个部门、29个领域、3043项执法事项全部划转至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统一指挥、多跨协同、联合联动的扁平化执法体系。这是目前浙江省覆盖领域最广、划转数量最多、整合队伍最精简的综合执法体系改革。


龙港一窗受理平台 池长峰 摄

  “‘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就是要实现‘一顶帽子’管到底,实现从‘分散执法’向‘集中执法’、‘多头执法’向‘综合查一次’的转变。”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郑君说。

  郑君介绍道,通过建设支撑系统指挥体系功能、多跨场景联动协同功能,龙港已初步实现执法监管全程网办、自动留痕、跨部门数据共享,构建全流程全闭环在线监管体系,并创新开发“执法E助理”,打通省市县各级公共共享数据平台,初步实现“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处罚、信用记录、全程监督”业务闭环。

  据统计,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龙港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办理一般程序案件581宗、简易案件30100宗。

  经济“增效”:激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曾几何时,龙港还是鳌江南岸的一座“农民城”。如今,龙港旧貌换新颜,大步向智慧城市、未来社区迈进。

  “人少事多”是改革中的现实问题,该如何解决?龙港借助数字赋能,率先实施“一张智网管全域”改革,打造龙港“城市大脑”。

  高空巡检、水质监测、危房监控、智慧垃圾桶、智慧农业、网格联动……华中社区智慧社区系统大屏幕统筹辖区内的大小事,这是龙港“一张智网管全域”改革的一个缩影。

  浙江省级拆改结合类社区——河底高未来社区位于龙港核心区,辐射1.5万人口。

  “我们嵌入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构筑多维度全覆盖全龄友好共享空间,打造社区级数字驾驶舱和智慧服务平台,正在打造‘商贾如璞,逸致社区’的省级共同富裕现代化标杆社区。”沿江第一社区联合党委书记黄钦鑫说。


龙港发展历史时间轴 范宇斌 摄

  以打造社区级数字驾驶舱和智慧服务平台为例,黄钦鑫告诉记者,“社区贯通了公共数据平台和‘城市大脑’,建设‘浙里办’居民服务统一入口,既承接当地已有数字建设成果,如‘学问通’‘市管社区’,也新搭建‘潮家园’‘邻里帮’等模块,结合邻里积分、社区议事等机制,构筑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打造创新生态社区。”

  于一座城而言,产业是支撑未来的关键所在。

  印刷包装是龙港的优势产业,作为全国三大印刷基地之一,龙港有“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之称。为壮大印刷包装产业,浙江省龙港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应运而生。

  龙港市印刷协会执行秘书长梁孝克说,龙港印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产业创新提供全链条服务,推动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延伸,促进科技成果对外交流与引进转化,引导企业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以及谋划校企联合的多方位人才培训体系。

  在龙港乡村,产业兴旺推动乡村迎来全面振兴。地处龙港之南的芦浦第二社区环境优美,是浙江省美丽乡村精品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等。

  “一村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芦浦第二社区联合党委书记、华中社区党总支书记冯亦科说,“我们坚持党建统领、以强带弱、抱团发展,对4个经济合作社进行组团式整体规划,做大增收‘蛋糕’,鼓励、引导‘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据介绍,该社区通过招商引资,落地226亩、总投资50亿元的卫材基地项目,今年年内将竣工投产,可新增200余个就业岗位,将实现人均增收3.5万元。此外,依托未来乡村打造休闲观光旅游业,谋划“梦江南”生态农庄劳动实践研学基地、龙港印刷设计创意中心建设,将推动乡村发展。

  “无改革不龙港”这是龙港这座新生城市最鲜明的标签,下好改革“先手棋”的龙港,接下来将继续勇闯改革“深水区”,着力建设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基层治理样板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高质量创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示范区。(完)

如果您觉得本站好,那么您可以 【复制网址】 【打印】